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凤凰生姜的产地环境、种姜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凤凰生姜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hoenix Ginger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822-2023《凤凰生姜种植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为凤凰生姜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姜选择与处理
根据规程要求,种姜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具有完整芽眼的健康姜块。种姜在播种前需进行晒姜和催芽处理。晒姜可以提高种姜活力,通常在晴天上午摊晾4至6小时;催芽则是在25℃左右的恒温条件下进行,保持湿度在85%以上,以促进发芽整齐。
2. 土壤准备
生姜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规程建议深耕土壤3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此外,还应在土壤中撒入适量石灰调节酸碱度,使pH值保持在5.5至6.5之间。
3. 种植密度与方式
规程推荐的种植密度为行距40至50厘米,株距25至30厘米,每亩种植约8000至10000株。采用双行交错种植的方式,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生姜生长发育。播种时将种姜平放于沟内,覆土厚度控制在5至7厘米,确保种姜与土壤充分接触。
4. 田间管理
生姜生长期间需要多次中耕除草和培土。规程指出,在生姜苗高1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追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在分枝盛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并追施复合肥20公斤。同时,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系缺氧。培土工作应在分枝后期完成,厚度以覆盖姜块为准,以利于姜块膨大。
5. 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主要病害包括姜瘟病和叶斑病,主要虫害有姜螟和蛴螬。规程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合理轮作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使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能有效阻止害虫侵入;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6. 采收
生姜的适宜采收时间为秋季地上部枯黄时。规程建议在早晨或傍晚采收,避免高温时段操作,以减少姜块损伤。采收时要小心挖掘,尽量保持姜块完整。采收后的生姜应及时清洗、分级并妥善贮藏,贮藏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至15℃,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显著提高凤凰生姜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