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棘胸蛙养殖基地建设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设施建造、环境控制及管理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棘胸蛙养殖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棘 Chest Frog Farming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808-2023《棘胸蛙养殖基地建设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棘胸蛙养殖基地选址、规划、设施设备配置及日常管理等要求。以下选取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选址与规划
5.1 选址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养殖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周边环境需避免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距离居民区至少500米以上。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养殖水体不受外界污染影响,为棘胸蛙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5.2 规划布局
规定养殖区应分区设置,包括生产区、管理区和废弃物处理区。其中,生产区内应合理安排养殖池、孵化池及饵料培育区,保证各功能区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这种科学规划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并便于后期管理维护。
设施设备配置
6.1 养殖池建设
标准强调养殖池面积宜控制在200至500平方米之间,池深保持在1.2至1.5米范围内。池底应平整且略向出水口倾斜,同时配备进排水系统以满足换水需求。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病害传播并促进水质稳定。
6.2 饵料培育设施
要求配备专门的饵料培育场地用于培养活饵如水蚤、黄粉虫等。该场地需具备遮阳避雨条件,并定期消毒杀菌,以保障饵料质量符合棘胸蛙生长所需营养标准。
日常管理
7.1 水质调控
明确规定每周检测一次池塘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含量等,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水质。此外还建议每月彻底清淤一次,保持池底清洁卫生。
7.2 病害防控
提出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治疗。同时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频率,比如投放适量的浮萍或水葫芦来抑制有害藻类繁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棘胸蛙养殖基地建设技术规程》从选址到运营全过程都给出了详尽指导,对于推动当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