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酸奶传统制作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生牛乳为原料,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高原酸奶的产品制作与质量管理。
Title: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Specifications for Plateau Yogurt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原酸奶的传统制作工艺在TXZHS 003-2024标准中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标准中关于发酵温度控制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为从业者提供实用指导。
在旧版标准TXZHS 003-2019中,对发酵温度的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了“应控制在38℃至42℃之间”。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明确指出:“发酵初期温度宜设定为40℃±0.5℃,当乳酸菌数量达到峰值后,需逐步降低温度至37℃±0.5℃维持稳定。”
这种调整基于现代微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精确的温度管理能够显著提升酸奶品质。具体操作时,首先需要配备高精度恒温设备,确保初始阶段温度准确无误。其次,在观察到乳酸菌繁殖速度放缓时,通过缓慢降温来模拟自然环境变化,从而促进有益菌群形成稳定的代谢状态。最后要定期检测成品酸度和口感,以验证温度调控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遵循这一改进后的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一致性,还能有效延长货架期并增强消费者满意度。因此,对于从事高原酸奶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而言,及时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