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海洋牧场的养护与管理技术要求,包括生态环境监测、生物资源养护、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海洋牧场的建设、运营及管理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Marine Ranc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813-2023《海洋牧场养护与管理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规划布局、设施设备、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对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全面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规划布局方面,标准要求海洋牧场应根据海域自然条件和功能定位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各功能区合理分布。特别是要注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因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例如,规定海洋牧场的核心区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保护区域,用于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
设施设备配置上,标准强调了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配备先进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质、水文等环境参数。同时,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人工鱼礁等设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于养殖设施,则需要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因老化或损坏引发安全事故。
生物资源养护是海洋牧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控制放流种类和数量,确保不会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放流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开展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养护策略。此外,还提倡通过增殖放流等方式增加渔业资源量。
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标准要求建立长期监测体系,涵盖物理化学指标、生物群落结构等多个维度。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监测结果应及时分析并上报主管部门,作为决策依据。
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社区参与和社会效益问题。提倡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海洋牧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分享发展成果。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管理效果,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海洋牧场养护与管理技术规范》为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