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州黄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州地区黄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Huzhou Yellow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6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5T 280-2023《湖州黄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湖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湖州黄茶的加工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鲜叶采摘:标准规定了鲜叶采摘的时间、标准和方法。采摘时间应选择在清明至谷雨期间,此时茶叶品质最佳。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要求芽叶完整、新鲜。采摘时应使用竹制或藤制工具,避免损伤叶片。
2. 萎凋过程:萎凋是黄茶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指出,萎凋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温度控制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萎凋时间为6至8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天气状况和鲜叶含水量调整。萎凋过程中要定期翻动鲜叶,确保均匀失水。
3. 杀青:杀青采用锅式杀青机,温度设定为220℃至240℃。投叶量以每锅1.5公斤为宜,杀青时间为3至5分钟。杀青的标准是鲜叶失去光泽,青草气消失,散发出清香。操作时要注意手不离茶,防止烧焦。
4.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进入揉捻工序。揉捻压力分为轻、重、轻三个阶段,总时间为40至50分钟。揉捻后茶叶成条率应达到85%以上。揉捻结束后要及时解块散热,避免闷黄过度。
5. 闷黄:闷黄是形成黄茶独特品质的关键环节。标准建议将揉捻后的茶叶堆放在透气的容器中,厚度控制在10至15厘米。闷黄时间为12至24小时,期间需翻堆一次,确保黄变均匀。闷黄结束时,茶叶颜色应呈现现金黄色泽。
6. 干燥: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为80℃至90℃,时间约为30分钟;足干温度为50℃至60℃,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6%以下。干燥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茶叶,防止粘连和焦糊。
7. 成品检验与包装:成品茶需经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标识清晰,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有效保证湖州黄茶的加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