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区光伏电站防风固沙及生物养护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沙区光伏电站的防风固沙及生物养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dproofing, Sand Fixation and Biological Maintenance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in Sandy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108T 74—2023《沙区光伏电站防风固沙及生物养护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在沙漠化或沙化地区建设光伏电站时如何有效开展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工作。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规程中强调了光伏板阵列布局应与当地主导风向相适应。具体要求是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的风速、风频分布等气象因素,合理安排组件的朝向和倾角,以减少风沙对设备的影响。例如,当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时,应将光伏板沿东西方向布置,并适当增加垂直于风向的间距,从而降低风沙堆积的可能性。
其次,在植被恢复措施方面,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植物选择原则。推荐使用耐旱性强、根系发达且具有固沙作用的本地物种作为先锋树种或草本植物。比如梭梭树因其强大的抗逆性和良好的固沙效果被列为首选之一。同时规定了初期种植密度不得低于每公顷500株,并且需要定期监测植被覆盖率变化情况,确保达到预期的生态效益。
此外,关于灌溉系统的设置也有明确指示。建议采用滴灌或者微喷灌技术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水分利用率。对于新栽植的幼苗,在成活率未稳定之前应当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待生长稳定后再调整为每周两次。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长期积水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
最后,规程还强调了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清理光伏面板表面灰尘污垢、检查支撑结构是否牢固可靠以及及时修剪过密的植被等操作。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里,由于风沙活动频繁,更需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综上所述,《沙区光伏电站防风固沙及生物养护技术规程》从选址规划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