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玫瑰红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品质控制及标识、包装、贮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并与玫瑰花瓣混合制成的玫瑰红茶的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se Black Te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06-2023玫瑰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玫瑰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点以及检验规则等内容。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玫瑰红茶是以优质红茶为基茶,添加可食用玫瑰花蕾或玫瑰花瓣,通过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玫瑰红茶的基础成分及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
其次,在原料要求上,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用于生产玫瑰红茶的红茶必须符合GB/T 13738.1的要求,确保其品质优良。同时,所使用的玫瑰花应来源于无公害栽培基地,且需经过检验合格。这些要求旨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稳定性。
再者,关于加工工艺流程,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原料验收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混合调配、发酵、干燥等多个步骤,并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至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提升玫瑰红茶的独特风味。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加工技术要点。在混合调配时,玫瑰花的比例应占总重量的3%-5%,以确保香气浓郁而不失茶香;在干燥阶段,则需要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避免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及玫瑰花的天然色素。
最后,在检验规则方面,标准要求每批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等多方面的检测。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标准要求后,产品才能正式出厂销售。
综上所述,《DB32/T 4606-2023玫瑰红茶加工技术规程》不仅规范了玫瑰红茶的生产流程,而且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检验都设定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玫瑰红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