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苏打盐碱地水田芦苇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苏打盐碱地水田芦苇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Reed in Paddy Fields on Soda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65-2023《苏打盐碱地水田芦苇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苏打盐碱地水田中芦苇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二、三积温带苏打盐碱化程度较高的水田区域,特别是针对芦苇生长旺盛且影响水稻种植的情况。这明确了规程的应用地理和生态条件。
2. 术语定义:规程对“苏打盐碱地”、“芦苇”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各方理解一致。例如,“苏打盐碱地”被定义为土壤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导致土壤结构恶化的一种特殊类型盐碱地。
3. 防治原则: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灌溉管理以及化学控制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有效抑制芦苇生长的目的。
4. 前期准备:
- 土地平整度:要求土地平整度应控制在±3厘米以内,以保证后续灌溉均匀。
- 土壤改良:建议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并使用石膏或磷石膏降低土壤pH值至适宜水平(一般为7.5左右)。
5. 化学防除措施:
- 推荐使用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灭草松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其中,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适用于春季早期处理,而灭草松则更适合于夏季中期使用。
- 使用剂量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并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性。
6. 机械防除方法:对于面积较大或者难以完全依靠化学手段解决的问题区域,可以采用割草机定期割除芦苇顶部,结合深翻埋土等方式进一步减少其再生能力。
7. 后期管理:
- 定期监测芦苇生长状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 加强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维护,如适当增加鱼类养殖来控制害虫数量等。
8. 安全防护:所有涉及化学药品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妥善处置废弃物。
以上内容仅是对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与深度解析,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