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免耕玉米田杂草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主要杂草种类、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免耕玉米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No-till Cor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66-2023《免耕玉米田杂草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黑龙江省的免耕玉米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科学防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条文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采用免耕栽培方式种植玉米的田块中杂草的预防和控制。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性,强调了在特定生态条件下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免耕技术的适用性与必要性。
条文二:术语和定义
1. 免耕栽培:指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进行翻耕作业,直接播种或移栽下一季作物的一种耕作方式。
2. 杂草防效: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程度。
3. 化学除草剂:用于杀死或抑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
这些术语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确保了不同主体间沟通无障碍,提高了执行效率。
条文三: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结合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等手段,做到安全、经济、有效。此原则突出了综合防控理念,强调多种方法协同作用,避免单一依赖某一种手段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在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同时,也要注重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等农业措施的应用。
条文四:药剂选择与施用
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型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配制使用。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禁用的产品。这一条文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正确选用合适的药剂不仅能够提高防治效果,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
条文五:田间管理
要求定期巡查田块,及时发现并处理杂草萌发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施肥时间,创造不利于杂草滋生的环境条件。良好的田间管理是实现长期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有助于降低后期病虫害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免耕玉米田杂草防治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推广免耕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