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械插秧前本田寄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采用机械插秧前的本田寄秧作业。
Title:Rice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Pre-Field Nurser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159-2023水稻机械插秧前本田寄秧技术规程》是针对水稻种植过程中一项关键技术的规范性文件。这项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本田寄秧的基本条件,标准指出寄秧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地方。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秧苗在寄秧期间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寄秧田需要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导致秧苗根系缺氧而腐烂。
其次,在寄秧密度上,标准规定每平方米寄秧量为4万株至6万株。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秧苗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又不会因为过于稀疏而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合理的寄秧密度有助于提高秧苗的质量,为后续机械化插秧奠定良好基础。
再者,对于寄秧时间的规定也非常重要。根据标准,寄秧时间一般应在插秧前7天到10天内完成。这个时间段的选择考虑到了秧苗从寄秧到插秧期间的生长周期以及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过早或过晚寄秧都可能影响秧苗的状态,进而影响最终的插秧效果。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寄秧后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秧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肥料和水分,防治病虫害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障秧苗健康茁壮成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标准提出了寄秧后秧苗质量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秧苗高度、叶片数、根系发达程度等方面。通过科学评估可以准确判断秧苗是否达到机械插秧的标准,从而指导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DB2308T 159-2023水稻机械插秧前本田寄秧技术规程》通过对寄秧条件、密度、时间、管理和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明确规定,为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