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定的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定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Food Safety Risk Grading Evaluation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76-2023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定规范》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评定,从而实现精准监管和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隐患。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了适用于江西省内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定工作。这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适用对象,确保了标准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关键概念如“食品安全风险”、“风险分级”等进行了清晰界定。“食品安全风险”被定义为食品中存在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而“风险分级”则是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过程。这些定义为企业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再者,“评定指标体系”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该体系从生产环境、原料管理、生产工艺控制、检验检测能力、人员培训等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全面考量。例如,在生产环境中,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设施设备;对于原料管理,则强调采购验证制度及追溯机制的重要性。每个维度下又细分多项具体指标,每项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最终汇总得出企业的综合得分并据此划分风险等级。
此外,“评定程序”部分详细规定了从信息收集、现场检查到结果确认整个流程的操作步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场检查环节,除了查看书面材料外,还需实地考察生产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员工操作规范性等情况,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最后,“风险分级与动态调整”明确了如何依据综合得分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风险级别,并提出定期复评机制。不同级别的企业将接受不同程度的监督检查频次,体现了差异化监管原则。同时,当企业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及时重新评定其风险等级,保持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总之,《DB36/T 1876-2023》通过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评估,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自我管理水平,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