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南省普通公路限速管理的技术要求、限速值确定方法、限速标志设置原则及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普通国省道和县乡道路的限速管理及相关设施设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eed Limit Management of Ordinary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615-2023《普通公路限速管理技术规范》由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为普通公路的限速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限速值的确定
标准明确指出,限速值应根据道路几何线形、交通流量、运行速度和交通事故等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中,运行速度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自由行驶时的速度分布,通常以第85百分位速度作为参考依据。例如,当某段道路的第85百分位速度为60km/h时,限速值一般不应低于这一数值,但也不宜过高,以免影响交通安全。
二、关于限速标志设置
标准要求限速标志应当清晰、醒目且易于识别。限速标志的位置应设在进入限速路段前适当位置,并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并调整车速。此外,对于双向通行的道路,应在两侧均设置限速标志;而对于单向通行的道路,则只需在车辆行进方向一侧设置即可。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解除限速标志或变更限速值的标志。
三、关于特殊路段的限速管理
对于隧道、桥梁、急弯、陡坡等特殊路段,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在隧道内部,由于光线变化可能导致驾驶员视觉适应困难,因此建议将限速值适当降低,通常比正常路段低10至20公里每小时。而在桥梁上,则需考虑风力等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必要时也应采取相应措施限制车速。
四、关于夜间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限速
考虑到夜间及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视线较差、路面湿滑等情况会增加事故风险,标准特别强调了在此类情况下应适当降低限速值。具体来说,夜间限速可较白天减少5-10公里每小时;而遇到强降水、浓雾等极端天气状况时,则可能需要进一步下调限速标准,甚至暂时封闭相关路段直至天气好转。
五、关于动态限速的应用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动态限速成为一种新兴管理模式。本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基于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动态限速技术,能够根据当前路况灵活调整限速值,从而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的同时保障安全。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并配备足够的监控设施以监督执行情况。
以上是对DB46/T 615-2023中部分关键内容所做的简要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共同促进普通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