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骑行道借道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设计内容及生态环保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森林骑行道的借道改造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Design Guidelines for Forest Riding Trail Borrowing and Re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森林骑行道借道改造设计指南》(DB35/T 2141-2023)是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森林骑行道的借道改造工作。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森林骑行道”、“借道改造”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森林骑行道”是指在森林环境中设置供自行车通行的道路系统;“借道改造”则是指利用现有道路资源进行适当改造以满足骑行需求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二、总体要求
第5.1条指出,森林骑行道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生态性和可达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确保骑行者的安全,还要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并保证骑行道能够方便地到达主要景点或居民区。同时,第5.2条强调了设计方案需经过专家评审,确保其科学合理性。
三、路线规划
根据第6.1条的规定,在确定具体线路时应当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因素。例如,在陡峭山坡上铺设骑行道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而在湿地附近则要特别注意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此外,还建议将骑行道与徒步小径分开设置以减少相互干扰。
四、路面结构
关于路面材料的选择,第7.3条规定应优先选用透水性强且耐磨损的材料。这不仅有助于雨水快速渗透从而减轻洪水风险,也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对于不同功能区域如急弯处可以铺设防滑砖来提高抓地力,而平直路段则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块铺装。
五、标识系统
为了便于使用者识别方向并了解沿途信息,第8.2条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标识体系的要求。其中包括起点终点标志牌、里程指示牌、危险警告牌等固定设施,同时也鼓励使用电子地图导航服务作为补充手段。所有标识内容都必须清晰准确,并定期维护更新。
六、环境保护
最后,在执行任何工程活动之前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按照第9.1条所述,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完工后还需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确保恢复到接近原貌的状态。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全面细致地阐述,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