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地区农田鼠害综合治理的术语和定义、治理原则、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高海拔地区农田鼠害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Farmland Rodent Hazards in High Altitude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7T 53-2023《高海拔地区农田鼠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高海拔区域农田鼠害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鼠害监测与预警
条文内容: 农田鼠害监测应采用地面踏查和洞口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普查。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定期监测的重要性。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特殊,鼠类活动频繁且隐蔽性强。通过定期的地面踏查可以直观了解鼠类活动痕迹,而洞口调查则能更准确地评估鼠群密度。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能够确保及时发现鼠害隐患,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综合防控策略
条文内容: 综合防控应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并优先考虑生态友好型方法。
解读: 此条款突出了综合防控的理念。在高海拔地区,单一的防控方式往往难以奏效,需要结合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物理防治如设置挡鼠墙或使用捕鼠器,化学防治需谨慎选择低毒高效的杀鼠剂,生物防治则可利用天敌控制鼠群数量。同时,优先选用生态友好的方法有助于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
3.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条文内容: 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施用,并注意环境保护。
解读: 化学防治是快速降低鼠密度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剂量和使用频率,防止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此外,还需妥善处理废弃包装物,防止二次污染。
4. 生物防治建议
条文内容: 推广种植具有驱鼠效果的植物作为辅助措施之一。
解读: 生物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的平衡机制来抑制鼠害。某些植物散发出的味道对鼠类有排斥作用,将其合理布局于农田周围或内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鼠类入侵的机会。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长期有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 技术培训与宣传
条文内容: 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其识别能力及防治水平。
解读: 农民是农田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的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防控效果。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可以让农民掌握正确的识别技巧和科学的防治方法,从而更好地参与到鼠害治理工作中来。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