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山湖大闸蟹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放养、水质管理、投喂技术、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微山湖及其周边地区的大闸蟹生态养殖。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rayfish Culture in Weishan Lake DB3708/T 3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8/T 35-2023 微山湖大闸蟹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微山湖地区大闸蟹养殖的技术性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环境条件”部分,该标准要求养殖水域的水质需符合GB 11607的规定,即淡水渔业水质标准。这意味着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确保大闸蟹的健康生长。此外,池塘底部应平整且具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排水和管理。
其次,在“苗种选择与放养”章节中,明确规定了苗种来源应当来自无疫病发生的区域,并且需要经过检疫合格后方可投放。放养密度则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亩放养规格为100-120只/公斤的大眼幼体蟹苗。
再者,“饲料投喂”部分强调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饲料种类可以包括天然饵料(如螺蛳、小鱼)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但必须保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同时,投喂量要根据季节变化、天气状况及螃蟹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另外,“日常管理”部分指出定期巡塘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通过观察螃蟹活动状态、水质变化等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此外还提到适时增氧、预防疾病等常规操作。
最后,“收获与运输”环节提醒养殖户应在适当时候捕捞成蟹,避免过晚导致品质下降。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低温环境,并尽量减少震动,以降低损耗率。
以上是对《DB3708/T 35-2023 微山湖大闸蟹养殖技术规范》中几个关键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