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退化草甸草原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实施方法、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退化草甸草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graded Meadow Step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 97-2023《退化草甸草原植被恢复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退化草甸草原的植被恢复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恢复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植被恢复应遵循“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植被恢复时,首先应当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并且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基础,在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
恢复方法
根据标准,恢复方法主要包括封育、补播、施肥、灌溉等。其中,封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通过限制牲畜放牧等活动来促进植被自然生长。对于植被稀疏或覆盖率低的区域,则需要采取补播措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的植物种子进行播种。此外,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而适时适量的灌溉则有助于提高植物成活率。
种子选择与处理
标准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要求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优质种子。在种子处理方面,建议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如打磨、浸种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同时,还应注意不同种类植物种子之间的搭配比例,确保形成稳定健康的群落结构。
施工管理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并做好现场记录。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检查验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效果,还需建立完善的后期管护制度,包括定期巡查、病虫害防治以及必要的补植补造等工作。
以上是对DB1507T 97-2023《退化草甸草原植被恢复技术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解析。这些规定不仅反映了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理念和技术手段,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对于有效推进退化草甸草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