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子宫托治疗女性盆底疾病的基本要求、评估与诊断、治疗流程、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及疗效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使用子宫托进行女性盆底疾病治疗的相关医务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terine Pessary Treatment of Female Pelvic Floor Disord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623-2023《子宫托治疗女性盆底疾病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子宫托在治疗女性盆底疾病方面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子宫托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包括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等盆腔器官脱垂疾病,以及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而禁忌症则涉及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生殖道急性炎症、宫颈恶性病变等情况。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
其次,在子宫托的选择与佩戴方面,标准指出应根据患者的体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的子宫托,并强调初次佩戴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此外,还特别提到佩戴过程中需定期复查以调整位置,防止长期压迫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再者,关于护理措施,标准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比如,佩戴前后均需清洁双手及外阴部,避免感染;每日至少更换一次卫生护垫,保持会阴干燥;同时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等。
最后,对于疗效评估标准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至少观察三个月以上才能判断是否有效,并从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客观检查结果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子宫托治疗女性盆底疾病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诊断到治疗再到随访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每一步骤都力求科学严谨,旨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