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输配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要求、方法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输配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Quality Control and Safety Specification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K3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WZSJD 2304-2024《输配电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电缆敷设深度的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将直埋电缆的最小敷设深度从原来的0.7米调整到了0.8米。这一改动看似细微,但在实际施工中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首先,为什么要提高电缆的敷设深度呢?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占用,原有的敷设深度可能不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道路重载车辆增多、挖掘作业频繁等。增加0.1米的深度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电缆造成的损害风险,延长其使用寿命。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执行这一要求呢?以下是几点具体建议:
1. 精确测量:在开始施工之前,务必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准确确定地面标高,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最终的电缆敷设位置,确保达到新的标准要求。
2. 合理规划路径:尽量避开交通繁忙区域及重型机械经常活动的地方,选择相对安全稳定的地段进行电缆铺设,这样即使需要稍微增加一些成本,也能大大降低后期维护难度和费用。
3. 加强保护措施:对于那些确实无法避免穿越复杂环境的线路段落,可以在电缆上方增设防护板或者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包裹电缆,以进一步增强安全性。
4. 定期检查维护:即便严格按照新规实施了工程,也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隐患,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之,这次关于电缆敷设深度的调整体现了我国对于电力设施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高度重视。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为构建更加可靠高效的输配电网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