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速熔型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速熔型改性沥青进行路面施工的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apid-Melting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83-2023《速熔型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速溶型改性沥青路面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建设。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材料要求】
第4.1条明确规定速溶型改性沥青需满足特定的技术指标,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其中针入度应在70-90(0.1mm)范围内,软化点不低于60℃,延度不得小于100cm。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
【施工工艺】
第5.2条关于摊铺工艺强调采用双机联合作业,摊铺温度应保持在160-170℃之间。同时要求螺旋布料器的高度应覆盖至熨平板宽度的2/3以上,以保证摊铺均匀性。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离析现象,提高路面平整度。
【质量控制】
第6.3条指出压实度检测应采用核子密度仪或钻芯取样法,确保压实度达到96%以上。此外还要求对每层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样试验,检查其级配组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障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安全管理】
第7.1条特别强调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夜间施工时还需增加照明设施。这是为了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上是对DB34/T 4583-2023中几个核心条款的详细解析,希望对实际施工过程有所帮助。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