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驴场防疫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规模化驴场的防疫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in Large-scale Donkey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48-2023《规模化驴场防疫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规模化驴场防疫工作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驴场的防疫管理、卫生消毒、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驴场的生物安全水平,保障驴群健康。
首先,标准强调了驴场选址的重要性。规定驴场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等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并且地势要高燥,排水良好。这一要求旨在减少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驴场的机会,为驴群提供一个相对洁净的生活环境。
其次,在驴舍建设方面,标准提出驴舍建筑结构应当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铺设。同时要求每头驴至少拥有6平方米以上的活动空间,确保驴只能够自由活动,增强体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因拥挤和潮湿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生。
再者,关于日常管理,标准指出驴场必须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免疫接种计划、定期驱虫方案以及废弃物处理流程等。所有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外来人员进入驴场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程序,以防止携带病原体侵入。
在疾病防控环节,标准明确了常见传染病如布病、结核病等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诊治,并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同时鼓励使用中草药制剂作为辅助疗法,既可减轻化学药物残留问题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最后,标准还关注到了环境保护层面,要求驴场产生的粪污需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或利用,不得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造成污染。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周边生态环境平衡,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总之,《规模化驴场防疫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驴场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为推动我国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驴场经营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