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仁氧化哈败的评判方法,包括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检测的要求、试验方法及判定依据。本文件适用于核桃仁在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氧化哈败程度的评估。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Rancidity of Walnut Ker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在核桃仁氧化哈败评判方法的标准中,TAHFS 001-2024相较于旧版标准有了许多改进之处。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评判指标的变化,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新旧版本评判指标的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核桃仁氧化哈败程度的判断主要依赖感官检测法,即通过观察、嗅闻等方式来评估产品的品质状态。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难以量化等缺点,容易导致不同人员间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差。
相比之下,新版TAHFS 001-2024引入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化学分析手段作为补充甚至替代感官检测的方法。例如增加了过氧化值(POV)测定这一关键指标。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物理化学参数,它能够客观反映核桃仁中脂肪酸被氧化的状态,从而为判定其是否发生哈败提供依据。
过氧化值测定的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确保准确地使用过氧化值来评判核桃仁是否存在氧化哈败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从待测批次中随机抽取足够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理成适合实验室检测的形式,比如粉碎成细小颗粒状以保证充分接触试剂。
2. 试剂选择与配置:根据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滴定液及指示剂。通常情况下会采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滴定剂,并配合适当浓度的碘化钾溶液。同时还需要准备新鲜制备的标准品溶液用于校准仪器设备。
3. 实验步骤:
- 将一定量的样品加入到含有乙醇的锥形瓶内;
- 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醋酸和碘化钾混合物;
- 在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开始滴定直至颜色变化为止;
- 记录下所消耗掉的滴定液体积并计算得出相应的数值。
4. 结果分析:最后将测得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最终的过氧化值大小。如果发现该值超过了规定的限值,则可以判定此批核桃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氧化反应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恶化。
结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版TAHFS 001-2024相比以往版本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精确度,在核桃仁氧化哈败评判方面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引入了过氧化值这一客观可靠的评价指标,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重要的食品质量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