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生羔羊护理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前准备、接产、喂养管理、环境控制、健康监测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从事绵羊和山羊养殖的生产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are of Newborn Lam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219-2023《新生羔羊护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新生羔羊的护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率和羔羊成活率。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准备
标准要求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湿度维持在50%-70%范围内。这一规定是基于新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特点制定的。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有效防止羔羊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二、接产操作
当母羊分娩时,接产人员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并使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彻底消毒。接产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避免对母羊和羔羊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难产情况,应及时请专业兽医协助处理。这一条款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以减少感染风险。
三、初乳喂养
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半小时内吃到初乳,且首次喂养量不少于100毫升。初乳富含抗体,能够增强羔羊免疫力。如果母羊没有足够的初乳供应,则需要人工补充初乳或代乳品。此规定确保了羔羊获得必要的营养支持,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四、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羔羊健康状况,包括观察精神状态、食欲及排泄情况等。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同时定期清理产房卫生,更换垫草,保持空气流通。这些常规管理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障羔羊生活环境良好。
五、防疫措施
按照当地畜牧部门指导,按时完成疫苗接种计划。此外还需定期驱虫,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保健手段,可以大大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以上就是对DB4114/T 219-2023中一些核心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遵循该标准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更能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