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在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上行驶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在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上运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测试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 Part 1: Expressways and Fast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359.1—2023是深圳市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系列标准中的第一部分,主要规定了在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上自动驾驶系统的相关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自动驾驶系统:指能够执行车辆动态控制任务(包括转向、加速、减速等)而不依赖于驾驶员持续监控或干预的系统。
- 高速公路:指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分开的道路。
2. 系统功能要求
- 环境感知能力:自动驾驶系统应具备高精度地图数据支持下的环境感知能力,确保对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其他车辆及行人等要素的有效识别。
- 路径规划与决策:系统需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制定合理的行车路线,并做出安全可靠的驾驶决策。
- 应急响应机制: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如前方障碍物突然出现,系统应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必要时可切换至人工接管模式。
3. 性能指标
- 定位精度:自动驾驶车辆的位置信息误差不得超过±1米。
- 响应时间:从接收到外部触发信号到完成相应动作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0.5秒。
- 续航里程:对于纯电动车型,其满电状态下的最大行驶距离至少为400公里。
4. 测试验证方法
- 仿真测试: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复杂路况下的运行情况,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封闭场地试验:在专门设计的安全区域内开展实际操作测试,检查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 公开道路示范运行:选择典型场景进行长时间连续工作,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并据此优化改进产品设计。
5. 安全管理规范
- 数据记录与追溯:所有涉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参数都必须完整准确地保存下来,便于日后分析事故原因。
- 软件更新管理:任何涉及到核心算法改动的操作都需要经过严格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且要向监管部门备案。
- 人员培训制度:针对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上内容只是对标准中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具体细节还需查阅原文档才能全面掌握。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