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塔拉栽培技术中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选址要求、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塔拉种植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ara Cultivation - Part 1: Park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4T 034.1-2023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第1部分:园区规划》是云南省玉溪市制定的一项关于塔拉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从重要条文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1. 选址要求:园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避免选择低洼易涝区域,确保地下水位低于80cm。同时要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保证环境清洁。
2. 规模与分区:园区面积不宜小于20公顷,且需合理划分功能区。主要包括生产区、育苗区、灌溉系统、道路网及防护林带。其中生产区占总面积70%,育苗区占10%,其余为辅助设施用地。
二、土壤条件
1. 土壤类型:适宜塔拉生长的土壤以壤土或砂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至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全氮量不少于0.15%,速效磷含量不低于1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80mg/kg。
2. 土壤改良:对于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土壤,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作物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每年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2吨,并定期轮作其他作物以恢复地力。
三、灌溉系统
1. 灌溉方式:推荐采用滴灌或喷灌系统,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灌溉效率。根据塔拉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
2. 水质要求:灌溉用水不得含有害物质,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的规定。必要时应对水源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水质安全。
四、防护措施
1. 防风林带:在园区四周设置宽度不少于10米的防风林带,选用抗逆性强的树种,如桉树、相思树等。林带内树木间距保持在2-3米,形成有效的屏障。
2. 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种子质量:所使用的塔拉种子必须达到国家一级良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
2. 栽培密度: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米×2米,每亩栽植约220株。
以上是对DB5304T 034.1-2023中关于塔拉园区规划部分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促进塔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