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塔拉栽培技术中关于栽培品种的选择、特性及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塔拉的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
Title:Tara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art 2: Cultivation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4T 034.2-2023 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第2部分:栽培品种》是云南省玉溪市针对塔拉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玉溪市范围内塔拉的栽培品种选择与推广。
二、术语和定义
1. 塔拉:指黄芪属植物,学名为Astragalus membranaceus。
2. 栽培品种:指经过人工选育或改良,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塔拉种质资源。
三、栽培品种选择原则
1. 适应性:优先选择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品种。
2. 抗逆性:应选择抗病虫害、耐旱、耐寒能力强的品种。
3. 高产性:优先考虑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4. 区域性:不同海拔区域应选用适宜该区域生长的专用品种。
四、主要栽培品种
1. ‘云塔1号’:株型紧凑,叶片浓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对照品种15%以上。
2. ‘云塔2号’:生长势旺盛,分枝多,花期较长,抗病虫害能力突出,在中低海拔地区表现优异。
3. ‘云塔3号’:根部粗壮,有效成分含量高,适合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
五、栽培品种引种试验要求
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以上。
2. 试验时间:每个品种的试验周期不少于两个完整生长季节。
3. 观测指标:包括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等。
4.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六、品种审定与推广
1. 审定程序:由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资料审查,符合标准后予以认定。
2. 推广方式:通过技术培训、示范田建设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3. 注意事项:未经审定的品种不得进入市场销售或大面积推广使用。
七、附录
附录A提供了详细的栽培技术要点;附录B列出了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附录C则给出了主要栽培品种的图片资料以便识别。
以上内容是对《DB5304T 034.2-2023 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第2部分:栽培品种》的重要条文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