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内容要求和成果形式。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县级行政区域的森林经营规划编制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unty-level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南》(DB14/T 2850—2023)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制县级森林经营规划时,应首先明确规划的范围和期限。根据标准要求,规划范围应涵盖本县所有的森林资源,包括国有林场、集体林地以及城市周边的防护林等各类森林类型。规划期限一般为十年,同时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确保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的有效衔接。
标准特别强调了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需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内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掌握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基础数据,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更新数据信息。这些基础资料将作为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内容上,标准提出了几个关键点。一是森林生态功能区划,即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合理划分不同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如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等,明确各功能区的主要任务和保护措施。二是森林经营类型区划,按照林分结构、立地条件等因素,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经营类型区,制定针对性强的经营方案。三是森林抚育与改造,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提出具体的抚育措施和改造方向,提高森林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标准还要求注重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兼顾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例如,在商品林区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或开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森林经营项目。还要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南》为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各地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标准的各项要求,努力开创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