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网运行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评价及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从事电网运行气象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Meteorolog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Grid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37-2023 电网运行气象服务规范》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电网运行与气象服务的标准化文件。该标准为电网企业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气象信息能够有效支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关键术语的定义,这对于理解整个标准至关重要。例如,“电网运行气象服务”被定义为基于气象信息和电网运行需求,提供给电网企业的服务。这一定义强调了服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即服务的核心在于满足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
气象信息获取
在气象信息获取方面,标准要求电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并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体来说,要求监测站点的布设应覆盖主要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区域,且设备需具备高精度和可靠性。此外,还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不得超过特定值,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部分详细列出了电网运行气象服务应提供的具体项目。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气候趋势分析等。对于每项服务,标准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比如,天气预报的服务周期应涵盖短期(1-3天)、中期(4-7天)和长期(8-30天),并且预报准确率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数据处理与应用
数据处理与应用是标准中的另一个重点。它要求电网企业不仅要收集和存储大量的气象数据,还要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标准建议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如大数据处理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还特别提到要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质量控制
为了保障服务的质量,标准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校验测量仪器的准确性,以及实施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任何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服务结果都应及时修正或重新提供,确保最终交付给用户的信息是可靠和准确的。
总结
《DB14/T 2837-2023 电网运行气象服务规范》通过对术语定义、信息获取、服务内容、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全面规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网运行气象服务体系框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电网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为相关行业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