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菌种标签标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内容要求、标识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食用菌菌种的标签标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Lab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Edible Fungi St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0T 028-2023《食用菌菌种标签标识规范》是针对食用菌菌种的标签标识制定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规定了食用菌菌种标签的基本要求、内容以及标识方法,旨在保障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市场规范化管理。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食用菌菌种标签应真实、准确、清晰、完整地反映菌种的相关信息。这意味着标签上的所有信息都必须与实际产品相符,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的内容。这一要求确保消费者能够根据标签信息正确使用和管理菌种。
标签内容
1. 菌种种名:标签上必须标明菌种的学名和中文名称。例如,“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这有助于用户确认菌种的身份,避免因名称混淆导致的误用。
2. 生产单位:需注明菌种的生产单位名称及地址。这是为了便于追溯菌种的来源,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3.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标签上应清楚标注菌种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这对于保证菌种的活性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使用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合理安排种植计划。
4. 保存条件:说明菌种的最佳保存温度和其他特殊保存要求。如“请置于低温干燥处保存”,帮助用户正确存放菌种,延长其使用寿命。
5. 注意事项:列出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或其他重要提示。比如,“避免阳光直射”或“操作前请洗手消毒”。
标识方法
标准还对标识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字体大小、颜色对比度等细节,以确保标签易于阅读且不易脱落。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包装容器,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技术条件。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食用菌菌种标签标识规范》不仅关注到菌种本身的信息完整性,还特别强调了标签制作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严格遵守此标准,共同促进食用菌产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