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边坡网锚喷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采用网锚喷植被混凝土进行生态防护的公路边坡工程。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Highway Slopes Using Anchored Sprayed Vegetation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边坡网锚喷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指南》(DB 50/T 10006-2023)是指导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设计要求
第4.1条指出,设计应充分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水文特征以及植被生长环境等因素。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需要全面评估边坡的自然属性,确保防护措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对于土质边坡,应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特性的植物种类;而对于岩质边坡,则需关注岩石裂隙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二、材料选用
第5.2条强调了植被混凝土中各组分材料的选择标准。具体包括: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粒径宜控制在5mm至20mm之间,并且含泥量不得超过3%;有机质肥料含量建议为总重量的10%-15%,以满足植物初期生长所需养分。这些规定旨在保证植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保水性。
三、施工工艺
第6.3条明确了喷播作业的具体操作流程。首先应对边坡表面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去除松动石块及杂草等障碍物;接着按照设计厚度均匀铺设网状结构作为加固层;然后将调配好的植被混凝土通过专用设备喷涂到边坡上,确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最后养护期间需定期浇水保持湿润状态直至植被成活。此过程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促进植物快速扎根定植。
四、质量检验
第7.5条规定了竣工验收时应检测的主要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坡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3cm;植被覆盖率不得低于85%;抗拉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渗透系数符合规范要求等。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标后方可判定为合格工程,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性。
以上内容只是该指南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执行策略,以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