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提升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整治内容、管理维护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的提升和管理工作。
Title:Demonstration Belt of Beautiful Bashu Livable Villages - Standards for Village Appearance Impro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0/T 10005-2023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提升规范》是四川省为推动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建设制定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总体要求部分明确提出,村容村貌提升应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保措施切实可行。
其次,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标准规定村庄内生活垃圾应实现日产日清,并且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提倡采用分散式处理设施,确保污水排放达到相关环保要求。这些规定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再者,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强调道路硬化率需达到95%以上,同时要求配备必要的照明设施。此外还提到要完善供水供电系统,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要。通过这样的基础设施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另外,文化景观保护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指出,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群或古迹遗址,应当采取保护性修缮而非大规模改造。并且鼓励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这不仅有助于保留乡村的历史记忆,还能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包括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各项提升措施长期有效地执行下去。
综上所述,《DB 50/T 10005-2023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提升规范》从多个维度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的规划与实施,让每一个村庄都能成为既美观又宜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