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生姜姜瘟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栽培管理措施、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以及监测与评估。本文件适用于设施生姜姜瘟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Ginger Wilt Disease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生姜姜瘟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3707/T 097-2023)是一部山东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减少生姜种植过程中姜瘟病的发生。姜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严重病害,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标准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要求在生姜种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如采用石灰氮或氰氨化钙等药剂进行深翻处理。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为后续的生姜生长创造一个较为健康的环境。
2. 合理轮作与间作:提倡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例如,在生姜收获后种植水稻或其他非寄主作物一年以上,可显著减轻姜瘟病的发生。同时,鼓励生姜与其他作物如玉米、大豆等进行间作,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病害的发展。
3.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生姜品种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定期引进新品种,并结合田间试验筛选出最适合本地栽培的抗病类型。
4. 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清除病株残体、保持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导致根系受损、合理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等方面。特别是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发展。
5.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类生物农药,它们能够竞争性地占据病原菌生存空间并产生抑菌物质,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捕食害虫卵及幼虫。
6. 化学防治适度使用:当病害发生初期,确有必要时才可谨慎使用化学药剂。推荐采用低毒高效的杀菌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长期单一用药造成抗药性的产生。
7.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病害监测网络,定期调查发病情况,预测流行趋势,以便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给广大农户参考。
8. 培训教育与技术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民群众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技能。
总之,《设施生姜姜瘟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生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有效防控姜瘟病的危害,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