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即配预制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即配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prepared Food Processing - Part 5: Ready-to-prepare Pre-prepared F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94.5-2023《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即配预制菜》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即配预制菜的生产加工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指出,用于即配预制菜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这意味着所有使用的食材都必须是安全可靠的,不得含有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此外,对于肉类、水产等高风险原料,需提供合格证明文件,并确保其来源可追溯。
加工环境与设施
在加工环境中,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生产车间的设计应当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污染。例如,生食区与熟食区应严格分开,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需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并经过洗手消毒程序。
生产工艺流程
即配预制菜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清洗、切割、调味、包装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特别是在调味阶段,要精确控制调料的比例,保证产品的风味一致性。同时,在包装环节,应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确保密封性良好,防止外界污染。
质量检验
产品出厂前必须通过质量检验,主要包括感官检查、理化指标检测以及微生物限量检测等内容。其中,微生物限量检测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时,产品才能允许出厂销售。
标签标识
产品标签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基本信息。如果含有过敏原成分,则还需特别标注出来,以便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所购商品的具体情况。
以上就是对DB3707/T 094.5-2023《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即配预制菜》中部分内容的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即配预制菜的质量水平,也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