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即烹预制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即烹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pared Food Processing - Part 4: Ready-to-cook Prepared F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94.4-2023《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 第4部分:即烹预制菜》是山东省针对即烹预制菜加工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即烹预制菜的定义,是指经过预处理、配料、包装等工艺制成,消费者购买后只需简单加热或短时间烹饪即可食用的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产品的半成品性质和便捷性。
二、原料要求
1. 原料应符合GB 2707等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2. 应选择新鲜、无病虫害、无腐败变质的原料。
3. 对于肉类原料,应确保来源合法,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并附有检疫合格证明。
三、加工过程控制
1. 生产环境: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等条件需符合相关规定。
2. 加工流程:包括原料验收、清洗、切割、调味、包装等环节,各环节均需严格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 烹饪工艺:应根据产品特性确定合适的烹饪时间和温度,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保留食材营养。
四、包装与贮存
1. 包装材料应符合GB 4806.7等标准要求,确保安全无毒。
2. 包装完成后应及时冷藏或冷冻保存,温度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 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产品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五、检验与标识
1. 每批次产品都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2. 产品标签上应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内容,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
六、运输要求
1.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
2.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震、防晒、防潮,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是DB3707/T 094.4-2023中关于即烹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