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内容、方法、频次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监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Binzhou Shell Dike Island and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48-2023《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是针对该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为规程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监测范围与内容
规程明确指出,监测范围涵盖整个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监测内容包括:1) 生物多样性监测,如鸟类、鱼类及底栖生物种群变化;2) 环境要素监测,例如水质、土壤理化性质等。
二、监测频率与方法
对于生物多样性监测,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调查。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观测,设置固定样点采集鱼类样本,并利用拖网法捕捞底栖动物。环境要素监测则需每月进行一次,采用定点采样方式获取数据。
三、数据记录与管理
所有监测数据应按照统一格式填写记录表,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存储、查询及分析功能。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四、报告编制与提交
每年度结束后三个月内完成年度监测报告编写工作。报告应包含监测概况、主要发现、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将最终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相关科研机构用于研究参考。
五、质量控制措施
为保证监测结果可靠有效,规程提出以下几点质控要求:1) 仪器设备需定期校准维护;2) 工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操作;3) 实施内部审核制度,及时纠正偏差问题。
以上就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解析,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本规程,共同促进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