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的基本原则、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和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开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raining Leaders of New-Type Agricultural Operating Ent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31-20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指南》作为山东省地方标准,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关于培训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的重要条文。
在培训内容方面,标准明确要求涵盖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多个维度。其中,政策法规部分强调了对国家及地方涉农政策的理解与应用,如土地流转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这有助于学员把握宏观方向,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经营管理模块则注重培养学员的成本核算、市场分析、品牌建设等能力,这些技能对于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而生产技术板块则聚焦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包括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先进手段,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培训方法,标准提倡采用案例教学、现场观摩、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案例教学能够通过真实情境让学员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现场观摩则能让学员直观感受先进技术的实际效果;互动研讨鼓励学员之间交流经验,共同进步。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系统等,为学员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考核评价体系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出要建立由理论考试、实践操作、项目评估组成的综合评价机制。理论考试侧重检验学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察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评估关注学员在具体项目中的表现及其成果。同时,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过程,增强客观性和公正性。
总之,《DB3716/T 31-2023》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框架,通过全面的内容设置、灵活的方法选择以及严谨的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出一批既懂政策又擅管理、既精技术又能创新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从而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