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莱芜大蒜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范围内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莱芜大蒜。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Laiwu Garlic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莱芜大蒜》(DB3701/T 40-2023)是济南市为保护莱芜大蒜这一特色农产品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莱芜大蒜的产地环境、品种要求、质量指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规范莱芜大蒜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指出,莱芜大蒜的产地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及钢城区,这里土壤以棕壤为主,pH值在6.5到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非常适合大蒜生长。种植时需选用本地特有的白皮蒜或紫皮蒜作为种蒜,要求种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重量在4克以上。
关于质量要求,莱芜大蒜的感官特征表现为外皮洁白或紫红,蒜头饱满紧实,横径不少于4厘米,单头重量不低于30克,蒜瓣数一般为10到14瓣。水分含量不得超过68%,总糖含量不低于15%,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此外,还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指标设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在检验方法上,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总糖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蛋白质测定则通过凯氏定氮法。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标准还规定了抽样规则和判定规则,当检验结果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加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目,复检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品。
标准强调,莱芜大蒜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相关标准,包装标识需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净含量、生产日期等内容,并附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储存环境温度应在0℃到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5%到75%范围内,避免阳光直射和有害气体污染。
总之,《地理标志产品 莱芜大蒜》(DB3701/T 40-2023)从产地环境到产品质量再到检验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为莱芜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