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皂荚良种采穗圃营建的术语和定义、选址、母树选择、采穗圃建立、管理措施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地区皂荚良种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Soap Pod Good Variety Scion Nurs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12-2023《皂荚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皂荚良种繁育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采穗圃的规划、建设到管理维护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采穗圃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同时,采穗圃周围需保持一定的隔离带,宽度不少于10米,以防止外来病虫害侵入。此外,标准强调采穗圃的布局要合理,要根据地形和风向设计,避免种植区域过于集中,确保通风透光。
二、品种选择与配置
标准明确指出,采穗圃所用的母树必须来源于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并且要求每个品种的母树数量不得少于50株。对于不同品种之间的配置,标准建议采用混交种植的方式,即在同一区域内种植多个优良品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质量,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在一个面积为2公顷的采穗圃内,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种植“豫皂1号”、“豫皂2号”等优质品种。
三、繁殖与管理
在繁殖方面,标准推荐使用嫁接繁殖法,嫁接苗成活率较高且能保持母本优良特性。嫁接时间宜选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嫁接后的幼苗需要精心养护,包括定期浇水施肥、修剪整形等措施。特别是在幼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的危害。
四、采穗与更新
标准规定每年的采穗时间为春季新梢生长至半木质化时,此时枝条营养丰富、生命力旺盛。每次采穗量不宜超过当年生枝条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保证母树有足够的养分积累。对于衰老的母树,则应及时更新,通常每隔5年左右对整个采穗圃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造升级,淘汰老弱病残的母树,补充新的优良品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皂荚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皂荚良种繁育的技术要点,还充分考虑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因素,为提高皂荚苗木质量和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