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蛀果害虫的防控原则、监测与调查方法、综合防控措施及具体操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核桃种植中蛀果害虫的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Walnut Fruit Borer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13-2023《核桃蛀果害虫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核桃蛀果害虫防控的基本要求、监测预警、防控措施等内容。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要求
该标准明确指出,核桃园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建立。种植密度要合理,一般为每亩种植20-30株。同时,要加强果园管理,定期修剪树枝,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二、监测预警
根据标准,应设立固定监测点,定期调查核桃园内害虫的发生情况。监测方法包括田间调查和诱捕器监测。田间调查要求每10株树设置一个调查样点,每个样点随机检查10个果实;诱捕器监测则是在每10亩设置一个诱捕器,诱捕器应悬挂在树冠中部,高度约1.5米。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监测期从每年的4月开始至9月结束。
三、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来减少害虫的发生。例如,在冬季清园时彻底清除落叶、杂草等,减少越冬害虫的数量;在春季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病菌和害虫。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如释放赤眼蜂、寄生蜂等天敌昆虫,这些昆虫能够有效地寄生在害虫卵或幼虫上,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3. 化学防治:当害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常用的药剂有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应在害虫幼虫期进行,此时害虫对药剂最为敏感。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物理防治:采用灯光诱杀成虫的方法。可以在核桃园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害虫。杀虫灯的高度一般为1.5-2米,每30亩安装一台即可。
以上内容是对DB41/T 2513-2023《核桃蛀果害虫防控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