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1龄~2龄桑蚕人工饲料共育的设施设备、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卫生防疫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人工饲料对1龄~2龄桑蚕进行共育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aring 1st to 2nd Instar Silkworms on Artificial Di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16—2023《1龄~2龄桑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为1龄至2龄桑蚕在人工饲料上的共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人工饲料”是指以天然植物性原料为主,添加适量营养成分、抗菌物质等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这一定义强调了人工饲料的组成必须全面且均衡,确保满足桑蚕生长发育的需求。
共育环境要求
共育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通风良好但避免直吹风,光照强度适中。这些条件直接关系到桑蚕的健康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新陈代谢,而湿度过低可能导致脱水,过高则易引发病害。
饲料配制与投喂
人工饲料需按照配方精确称量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水调制成适宜稠度。投喂时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投喂量以吃完为准。首次投喂前应对饲料进行感官检查,确保无异味、无霉变。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桑蚕进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策略。
病虫害防控
定期对共育设施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剂。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做好记录工作,以便追溯问题来源并改进管理措施。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旨在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1龄至2龄桑蚕人工饲料共育的成功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