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度盐碱地中食用向日葵高垄覆膜滴灌抑盐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土地准备、高垄构建、覆膜技术、滴灌系统安装与管理、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在中度盐碱地条件下采用高垄覆膜滴灌技术进行食用向日葵种植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Ridge Mulching Drip Irrigation Salt Suppression Cultivation of Edible Sunflower on Moderately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181—2023中度盐碱地食用向日葵高垄覆膜滴灌抑盐种植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为在中度盐碱地条件下开展食用向日葵的高效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从规程的重要条文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度盐碱化土壤区域内的食用向日葵种植。标准中明确了“中度盐碱地”的定义,即土壤含盐量在0.3%~0.6%,pH值在8.5~9.5之间。这一范围的界定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环境条件限制,确保了技术措施的有效性。
2. 土壤改良与耕作要求
规程指出,在播种前应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结合施用有机肥和石膏等改良剂。具体而言,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0吨,同时根据土壤盐分状况适量加入石膏,用量为每公顷1.5至2.0吨。此外,还强调了高垄栽培的重要性,垄高控制在25~30厘米,垄间距保持在70~80厘米,这种结构有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能,减少盐分积累。
3. 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
种子处理部分规定,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病斑、虫蛀及破损种子,确保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然后采用浸种催芽的方法提高发芽率,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浸泡于50℃左右的温水中15分钟,再置于25℃恒温箱内催芽24小时。关于播种时间,规程建议在春季地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播种,通常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密度以每平方米种植20~25株为宜,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30~35厘米。
4. 滴灌系统布置与灌溉制度
滴灌系统的设计遵循均匀分布原则,支管间距设置为1.5米,毛管间距为0.3米。每个滴头的流量设定为每小时2升,保证水分能够均匀渗透到作物根系周围。灌溉制度方面,规程提出分阶段灌溉策略:出苗期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开花期提高至75%~85%;成熟期则降至65%~70%,避免因过度浇水导致盐分反向迁移。
5. 病虫害防治与田间管理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如黑斑病、锈病以及蚜虫等,规程推荐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例如,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溶液预防黑斑病;对于蚜虫,则可以释放瓢虫或使用啶虫脒类药剂进行防控。另外,田间管理还需注意及时清除杂草,适时追肥,特别是在花期前后补充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6. 收获与储存
当向日葵花盘背面呈现黄褐色且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收获后需立即晾晒脱粒,并将籽粒水分含量控制在10%以下才能入库储存。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粮堆温度和湿度变化,防止霉变发生。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15/T 3181—2023》不仅涵盖了从土地准备到最终收获的全过程管理要点,而且特别注重了如何克服盐碱地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稳产增产的目标。这对于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