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井工煤矿智能识别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系统性能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井工煤矿智能识别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14—2023《井工煤矿智能识别系统建设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系统总体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智能识别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等功能,并且要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系统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煤矿生产环境的特点,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硬件设备配置
在硬件设备配置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例如,视频监控设备的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像素,红外热成像仪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至50℃等。这些规定旨在保证设备能够在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软件功能要求
对于软件功能,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不同级别的用户只能访问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二是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便于与其他系统集成。
四、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是整个系统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技术的应用、定期的安全审计以及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等措施。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敏感数据的保护,防止泄露或篡改。
五、测试与验收
最后,在完成系统安装调试后,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测试与验收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测试项目涵盖功能性验证、性能评估等多个方面,并需出具详细的报告以供审查。
以上就是对DB14/T 2814—2023《井工煤矿智能识别系统建设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标准,推动煤矿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