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豌豆田杂草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豌豆种植过程中杂草防控的指导与实施。
Title:Pea Field Wee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204-2023《豌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豌豆种植中杂草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豌豆种植区内的杂草防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杂草对豌豆生长的影响,提高豌豆产量和品质。
二、杂草种类识别
标准中列出了常见危害豌豆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包括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等,以及阔叶杂草如苘麻、藜等。明确这些杂草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强调在播种前做好土地整理,清除残茬杂草,防止外来杂草种子进入田间。
2. 综合防治:结合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化学药剂使用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3. 安全环保:选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并严格控制施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农业措施
- 轮作制度:建议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打破某些专性杂草的生活周期。
- 深耕细作:深翻土壤可有效减少表层杂草种子数量。
-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豌豆种植密度,增强其竞争力以抑制杂草生长。
五、化学防除
-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根据不同类型的杂草选择相应的除草剂产品,例如对于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喹禾灵,而对于阔叶杂草则推荐使用2,4-D丁酯。
- 适时施药:通常在杂草萌芽期至幼苗期施药效果最佳。
-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稀释比例、喷洒均匀度及安全间隔期等问题。
六、物理机械法
- 使用覆盖材料(如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阻止部分杂草种子发芽;
- 人工拔除较大面积内零星分布的大株杂草也是必要的补充手段之一。
七、监测评估
定期检查田间的杂草发生情况,记录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密度变化趋势,为调整后续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以上内容基于DB6111T 204-2023《豌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做了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