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防疫监测抽样的一般原则、抽样方法、样本处理和保存、记录与报告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动物防疫监测的抽样工作及相关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nimal Epidemic Monitoring Samp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677-2023《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动物防疫监测中的抽样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涉及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应急处置等活动中所需的样品采集。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了在特定区域内的动物防疫监测活动能够有据可依。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抽样”、“样本”、“总体”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按照一定规则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避免因概念模糊而导致的操作失误。
3. 抽样原则
抽样应遵循随机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保证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并且所抽取的样本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的情况。这一步骤对于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4. 抽样方法
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在选择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当总体内部差异较大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效果会更好。
5. 样本数量确定
样本数量的确定应基于统计学原理并结合具体需求来决定。标准建议至少要保证一定的置信水平和允许误差范围内,以确保最终的结果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同时,还需考虑到资源限制等因素合理规划样本量。
6. 样品保存与运输
对于采集后的样品,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妥善保存直至送检。标准要求使用符合规定的容器包装,并尽快送往实验室检测,期间要注意防止污染及变质等情况发生。此外还强调了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7. 记录与报告
所有与抽样相关的信息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人员配置等内容。并且最终形成的报告应该全面客观地反映整个抽样过程及其结果,以便于后续查阅和分析使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我国动物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