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场鼠害控制的基本原则、防治措施、监测方法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的鼠害防控与管理。
Title:Control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Rodent Pest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DB11T 67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678-2023《畜禽场鼠害控制与效果评价》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畜禽场鼠害的防治工作并科学评估其效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鼠害控制原则
标准强调鼠害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畜禽场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环境清理和设施维护,减少鼠类栖息和繁殖的机会。例如,要求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妥善储存饲料,并定期检查和修复可能成为鼠类入口的裂缝和孔洞。
控制措施
标准提出了多种鼠害控制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其中,化学灭鼠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有效。比如,规定使用的毒饵必须符合国家农药管理条例的要求,并且在投放时要设置警示标志,避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指出,鼠害控制的效果可以通过密度监测来衡量。具体而言,建议采用夹夜法或粉迹法等方法定期检测鼠密度。如果连续两次监测结果显示鼠密度下降幅度达到80%以上,则可认为控制措施有效。
记录与档案管理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记录的重要性。要求每次开展鼠害控制活动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时间以及操作人员信息等。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踪控制过程,也为后续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地降低畜禽场内的鼠害风险,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