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节肥栽培的技术要求、施肥原则、施肥方法及田间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马铃薯的节肥栽培生产。
Title:Potato Fertilizer-sav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67-2023《马铃薯节肥栽培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降低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和绿色生产。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节肥栽培:指在保证马铃薯产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技术体系。这要求在种植过程中注重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2. 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目标产量以及作物需肥规律制定的施肥方案。该标准强调要依据测土结果确定氮磷钾比例,通常推荐为2:1:2或1:0.5:1.5。
二、施肥原则
1. 有机无机结合:提倡施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每公顷可施用腐熟农家肥22500至30000公斤作为基肥,并配施尿素90至120公斤、磷酸二铵75至105公斤、硫酸钾75至105公斤。
2. 分期施肥:分为基肥、追肥两个阶段。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应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避免后期贪青晚熟。
三、具体操作要点
1. 基肥施用方法:将上述提到的各种肥料混合均匀后条施于播种沟内,覆土厚度约5厘米。这样可以确保根系早期吸收养分,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2. 追肥时机选择:一般在植株现蕾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此时马铃薯进入快速生长期;第二次追肥则安排在开花初期,以补充生殖生长所需营养。每次追肥均应结合灌溉进行,以便养分迅速被吸收利用。
四、注意事项
1. 定期检测土壤pH值,维持在6.0-7.0之间。如果pH偏低,则可通过撒施石灰来调节;反之亦然。
2.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干旱或暴雨),适当调整施肥计划,防止因水分不足影响肥效发挥或者造成肥料流失。
以上内容是对DB50/T 1467-2023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希望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