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的基本原则、组织管理、监测与报告、防疫措施及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ucellosis Control in Cattle and Sheep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63.1-2023《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是重庆市地方标准,旨在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工作。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目标群体,即所有在重庆地区从事牛羊养殖、屠宰及检疫等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循此规范。
防控原则
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应当注重预防措施的实施,如加强饲养环境管理、定期消毒等,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疫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手段。
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标准要求,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这一体系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助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防止疫情扩散。
检疫检测
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检疫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样品采集与保存条件等。例如,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作为初筛工具,而试管凝集试验(SAT)作为确认试验。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接种
对于免疫接种,标准推荐使用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并给出了具体的免疫程序。比如新生犊牛/羔羊在出生后45天左右开始首次免疫,之后每年春季补种一次。此外还强调了疫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保持冷链完整性的重要性。
无害化处理
当出现病死畜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出售。通常采用焚烧法、深埋法等方式来消除传染源,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以上就是对DB50/T 1463.1-2023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