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中使用机制砂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与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中采用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chanically Produced Sand Concrete in Highway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水运工程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21/T 3826-2023)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机制砂混凝土在公路和水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为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及质量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机制砂的质量要求
规程明确规定了机制砂的质量标准,包括颗粒级配、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其中,颗粒级配应符合JTG/T 3650-2020的规定,石粉含量不宜超过10%,泥块含量不得超过0.5%。这些要求旨在保证机制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减少对混凝土结构的潜在不利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规程强调了根据工程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最低水胶比和最大水泥用量有明确限制。此外,还提出了针对特殊环境如海水侵蚀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建议,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规程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作出了严格规定。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拌合物搅拌、运输直至浇筑完成后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术参数。例如,在拌合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浇筑时则需注意分层厚度及振捣时间,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针对特定地理或气候条件下使用机制砂混凝土的情况,规程特别指出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高寒地区应适当增加引气剂掺量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能力;而在沿海地区,则需考虑盐分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水运工程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21/T 3826-2023)是一部全面且实用的标准文件,它不仅涵盖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制备方法,而且结合实际工程经验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遵循此规程,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