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设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的创建、评价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etrology People-Oriented Demonstration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建设与评价规范》(DB32/T 2711-2023)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的建设与评价工作,提升基层计量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保障民生。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区域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的创建、验收及动态管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其在全省范围内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二、基本条件
申请单位应具备健全的计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计量人员培训制度等。同时要求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计量违法案件或因计量问题引发的社会影响事件。这一规定强调了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以及信用状况的重要性。
三、基础设施建设
要求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标准化的计量服务站,配备必要的检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人口密集型城区,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服务站点以满足群众需求。此举旨在打通计量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四、公共服务能力
重点提到要建立完善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机制,特别是涉及民生领域的强制检定项目如电子秤、加油机等必须做到应检尽检。此外还鼓励开展非强制检定项目的优惠服务活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这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福祉的态度,同时也促进了公平交易环境的形成。
五、信息化建设
提出构建覆盖全辖区的智慧计量服务平台,实现计量数据共享交换与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方便用户在线预约、查询结果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
六、社会宣传与教育
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计量知识,增强公众对计量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这不仅有助于推广正确的消费观念,也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七、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考量。对于表现优秀的地区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则限期整改直至达标为止。这种动态管理模式能够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使各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综上所述,《计量惠民示范县(市、区)建设与评价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创建工作流程,为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指导。希望各地以此为契机,积极落实各项要求,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