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保障的技术要求、监测与检测方法、运行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的相关单位和技术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Quality Safety Assuranc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Water Incorporated into Urban Water Supply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68-2023《海水淡化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标准》是山东省针对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体系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对海水淡化水的质量控制、处理工艺及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准中强调了海水淡化水的水质指标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要求。例如,对于关键指标如浊度、余氯、pH值等,标准设定了更为精确的限值。以浊度为例,标准规定海水淡化水在出厂时的浊度不得超过0.3NTU,在管网末梢则不应超过1NTU,这比国家标准中的1NTU更为严格,旨在确保供水系统的清澈度和稳定性。
在处理工艺方面,标准特别指出海水淡化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预处理措施,比如采用多介质过滤器结合活性炭吸附装置,以去除原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有机物及微生物。同时,反渗透膜技术被推荐作为核心脱盐手段,要求其脱盐率不低于99%,并定期进行清洗维护,防止因膜污染导致出水水质下降。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消毒环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要求在海水淡化水处理流程中设置合理的加氯点,保证管网末端余氯浓度维持在0.05-0.3mg/L之间,既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又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并且强调要定期检测消毒副产物含量,如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确保不超过限定范围。
针对长期运行管理,标准提出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包括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使用以及人工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同时要求运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立即启动相应处置程序,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总之,《海水淡化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标准》通过细化各项技术参数和操作规程,为实现高质量海水淡化水接入城市供水网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