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收费广场沥青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收费广场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in Toll Plaza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588-2023《公路收费广场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3年发布实施。该规范对收费广场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提高公路收费广场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第4.1条:路面结构设计
规范明确指出,收费广场沥青路面结构应根据交通量、荷载等级及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推荐采用双层或三层结构形式,其中上面层宜选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增强抗车辙能力和耐久性。此外,还需考虑排水系统设置,确保路面不积水,避免因长期浸泡导致基层损坏。
第4.2条:厚度控制
对于不同类型的车道,其面层厚度有不同的规定。例如,ETC专用车道的上面层最小厚度为4cm,而普通收费车道则要求不低于6cm。这一规定旨在满足不同区域承受荷载差异的需求,同时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
施工阶段
第5.1条:材料选择
本部分强调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所有用于路面建设的矿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需要经过严格检测后方可投入使用。特别是沥青材料的选择,除了常规指标外,还特别提到要关注老化性能测试结果,确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5.3条:摊铺工艺
关于摊铺作业,规范提出了具体的温度要求和技术措施。如开始摊铺时混合料出厂温度不得低于160℃,现场摊铺温度不低于150℃;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连续均匀,避免出现冷接缝现象。另外,在接缝处理上也给出了指导建议,比如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纵向接缝则需保证密实和平整。
质量检验与验收
第6.1条:压实度检测
压实度作为衡量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本规范中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视程度。明确规定采用核子密度仪或钻芯取样法测定压实度,其中高速公路收费广场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得低于96%。并且每次检测都应当记录详细的试验数据,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备查。
第6.2条:平整度评估
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此,规范制定了严格的评定标准,即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值不得超过2.5m/km。施工单位需利用专业设备定期检查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公路收费广场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这对于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以及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着积极作用。